籌備多年的《澳門特別行政區城市總體規劃(2020-2040)》(下稱「城規」)在2022年2月14日終於被核准,並在公布翌日正式生效。在新的城規中,推動綠色低碳及可持續的城市發展是其中一項重點。雖然「綠色」和「低碳」是屬於環境保護方面的細節,但它們與市民的身心健康和生活品質息息相關。許多國際指標,包括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11.7,也認可了綠色空間(Green Space)與公共健康的關係,同時強調它必須是任何人都能輕易接觸到的。
城市的綠色空間包括公園、濕地和綠地等,通過改善空氣質素、緩衝噪音污染和提供活動場所,可以減少環境因素對人體的健康風險,同時改善心理健康。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曾經對美國10萬名女性進行一項研究,發現受訪者的生活環境附近越多綠色植物,她們就會越健康。中國科學院亦在2020研究自然環境直接的身體和/或感官接觸對廣州居民的心理健康的影響,發現綠色空間對抑鬱、焦慮、積極情緒和生活滿意度都有改善。當人們能輕易地接觸綠色空間,他們就更願意外出享受外面的環境。城市中綠色空間為市民提供大量的益處,同時這些益處亦受到其可達性(即到達某一個位置的便利程度)的影響。
澳門現時的公共綠色空間雖然不算少,但它們的分布、質素和可達性並非平等。目前由市政署管轄的綠地面積,包括休閒遊憩、道路交通、苗圃生產和生態景觀綠地,為7百多萬平方米,當中有六成以上位於路環。在2020年,澳門人均可分配到的綠地面積(由市政署管轄的綠地)為10.5平方米,在各區的數值則為:澳門半島—2.1平方米/人;氹仔 – 13.8 平方米/人;路環 – 125.0平方米/人。從以上數據可見,澳門的綠地空間分配嚴重不均。撇除其他種類的綠地,市民日常聚集和活動的休閒遊憩綠地(即公園、備綠化及休憩設施的區域)的人均值更低,而且並非每個空間的質素都相等—這亦是影響居民會否使用該空間的因素之一。比如觀音像海濱休憩區具備多個休閒康樂設施,而典雅灣旁或黑沙環新巷内的休憩區卻只有數個康體鍛鍊器材。
雖然城規希望「補充綠地或公共開放空間區的不足」和加強其「可達性及與居住區的連接性」,但從該草案提供的數據和地圖卻顯示出在規定範圍以外的居民未必能享用到平等的綠色空間。根據城規的土地用途分配,未來的澳門土地將有8%為綠地或公共開放空間和18%為生態保護區(即現有的山體和水體)。其中,集中於路環區的綠地或公共開放空間將保持不變,而3個新城區和台山、黑沙環、祐漢、外港及南灣湖新填海區將會增加更多的綠地空間。在人口密集的北區增設更多綠地空間是早應該執行的,然而,下環、沙梨頭、青洲、筷子基等綠地空間原來已寥寥無幾的區域在今次的城規中卻未受到「青睞」。此外,除了增加綠色休閒空間,城規中亦無提及為現有的空間升級。如果居住在上列區域的居民希望享受功能齊全而且綠蔭盎然的環境,他們就只能使用靠走路或使交通工具到達距離生活圈較遠的地方,並不便利。
綜合以上因素,筆者認為單靠在個別區域增加綠色空間的質量並不足以滿足澳門市民生活的需求。城規將澳門分為十八區,如果每區均有同樣質素和而且使用成本低(如到達所需時間和路程)的綠色空間,才能真正滿足其旨意。另外,除了環境保護及優化,綠色空間的設計更應該考慮到其對公共衛生和健康(包括心理健康)的影響,充分利用其優勢。最後,一個好的公共綠色空間應該由使用者來決定。因此筆者建議在設計綠色空間時應該鼓勵公眾的參與,這樣就能確保這些空間會得到充分得使用。
伍靖楓 – 18/03/2022
(文章選自Plataforma平台, 連結:https://www.plataformamedia.com/zh-hant/2022/03/18/淺談澳門的公共綠色空間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