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本地企業對澳門經濟和環境有甚麼幫助?How supporting local businesses helps Macao’s economy and environment

作為一個全球城市,我們需要重振經濟、恢復環境,並變得更有韌性。我們可以從支持本地企業開始。 新冠疫情和氣候變化凸顯了經濟與環境之間不可分割的聯繫。在已知的傳染病中,有一半以上是人畜共患的,代表它們是從動物傳染給人類的,而且往往是由於人類的發展侵佔了野生動物的棲息地而發生的。隨著人類以進步和掙錢的名義擴大他們的足跡,可能會破壞生態系統並導致土地退化——兩者都會導致氣候變化。 當自然受到損害時,我們的經濟也會受到影響。 自2020年以來,澳門經濟已較疫情前萎縮近一半,而近期的自然災害更令澳門損失慘重。例如,颱風「天鴿」和「山竹」分別為澳門造成125億澳門幣和17億澳門幣的損失。 本地的領導必須將重點放在經濟和環境的結合點上,以確保強勁而有韌性的復甦。這種復甦甚至可能需要我們從新建立一些系統。 澳門需要向可再生能源和清潔能源過渡,建設更可持續的交通,改造建築物和住宅,以增強對氣候變化日益增長的影響的適應能力,以及改善城市綠地等。這些綠色投資不僅有助於城市減緩氣候變化,還將創造就業機會和更多的經濟機會。 與此同時,作為社會上的個體,你怎樣才能貢獻一分力呢?你可以通過支持本地的商店和企業來投資本地經濟。在本地購物不僅可以令我們的社區更強大,還可以幫助振興自然和促進經濟增長。更好的是,這是每個人都可以做的事情。以下是為什麼在本地購物這麼重要: 把資源留在本地社區裡 當我們把錢花在本地企業上,而不是他們的進口商品或國際品牌上時,高達70%的資源會通過供應鏈和社區活動回流到社區。 由於本地企業的大部分活動都在澳門社區進行,它們更有可能僱用澳門居民,並通過本地供應商採購商品和服務。因為我們社區裡也有澳門企業家,他們賺的錢也會在當地消費。 本地企業也可能通過志願服務、慈善工作和捐款來回饋那些需要幫助的人。慈善活動有助於企業傳播積極的品牌價值,提高團隊士氣(因為這也是他們的社區)。 培養更強大的社區,更有力的環保行動 本地的實體店構成一個城市身份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們提供了居民可以互相問候、敘舊或聚會的空間,培養他們在社區中的熟悉感和歸屬感。無論是在繁忙的高士德的百年茶餐廳,還是歷史悠久的瘋堂區的獨立小書店,本地商店有助於我們記住一條街道或一個社區,這也加深了我們的聯繫。 研究表明,對社區有強烈歸屬感的人更有可能保護環境。因此,通過投資本地的商店,我們也在為更環保的選擇和行動播下種子。 減少我們的足跡 運輸佔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的五分之一,其中40%以上來自貨運。 當我們從本地商店購買本地或鄰近區域生產的產品時,我們通過減少運輸來幫助降低整個供應鏈的碳排放。如果該產品使用來自附近地區的可持續材料製造,其環境足跡將進一步縮小。 例如,購買一個在內地種植的蘋果,用卡車運輸到澳門,總比購買從美國進口的蘋果碳足跡更小。總括來說,最好盡可能在本地商店購買可持續生產的產品,而不是購買進口產品。 然而,「買本地貨」規則也有例外。例如:無論在哪裡生命,牛肉和羊肉等產品都有相當大的碳足跡。 減少浪費 購買本地產品的另一個好處是可以避免產生更多的垃圾。由於本地產品需要更少的運輸,它們通常使用更少的包裝。你不需要購買以塑料包裝的進口豆腐,只需要要去義字街的商店就能買到完全沒有包裝而且新鮮製造的豆腐。 隨著零廢物商店在澳門開始出現,現在也有更多的選擇來滿足你對生活用品和柴米油鹽的需求-這是支持本地企業和保護環境的完美方式! 許多人在疫情期間都有頓悟,如果我們要解決全球性問題,地方性的解決方案與國家和國際性解決方案同樣重要。支持本地企業不僅僅能加強社區,面對未來的挑戰,它可以為迅速和持久的經濟和環境復甦創造機會。 如何在今天開始「買在本地」? 只需幾個簡單的步驟,你就能產生巨大的影響。 把你定期需要購買的日常必需品和雜貨列一個清單 分析每一個產品:這個東西在你的社區附近是否可以買到? 找出販賣這些本地產品的澳門店鋪 開始逐步或一次性淘汰進口商品 As a global city, we need to revitalise economies, restore the environment and become more resilient. We can start by supporting local businesses. The pandemic and climate change have underlined the inextricable link between the economy and the environment. More than half of the known infectious diseases are zoonotic, meaning they are transmitted from animals to humans, and often spread due to human developments that encroach on wildlife habitats. As humans expand their footprint in the name of progress and profit, it can destroy ecosystems and cause land degradation – both of which contribute to climate change.  And when nature suffers, so does our economy.  Since 2020, Macao has seen its economy shrink by almost half from pre-pandemic levels, while recent natural disasters have cost the city dearly. Typhoons Hato and Mangkhut, for example, cost the city MOP 12.5 billion and MOP 1.7 billion, respectively. Local leadership must focus on the point where economics and the environment converge to ensure a robust and resilient recovery. That recovery might even require rebuilding some of our systems from the ground up.  Macao will need to transition to renewable and clean energy, build more sustainable transportation, retrofit buildings and homes to be more resilient to the growing impacts of climate change, and improve urban green spaces, among other things. These green investments will not only help a city mitigate climate change, they will also create jobs and more economic opportunities.  In the meantime, how can you, as an individual, make a difference? Invest in the local economy by supporting our local shops and businesses. Not only will shopping locally strengthen our community, but it can also help revitalise nature and boost economic growth. Better yet, it’s something anyone can do to make a difference. Here’s why shopping local matters:  1. It keeps money in the community When we spend money on locally owned businesses rather than their imported goods or international brands, more money circulates back into the community – as much as 70 per cent – through the supply chain and community activities.  Since locally owned businesses carry out most of their activity in the community, they are more likely to hire Macao residents and source goods and services through local suppliers. And because a Macao business owner also lives in our community, the profits earned through the business will be re-spent locally. Local businesses are also likely to give back to those in need through volunteering, charity work and donations. Philanthropic activities help businesses communicate positive brand values and improve team morale (and because it’s their community, too!) 2. Fosters a stronger community, stronger eco actions Local brick-and-mortar shops form a crucial part of a city’s identity. They provide spaces where residents can greet each other, catch up and or gather, which develops their sense of familiarity and belonging in a community. Whether it’s a century-old cha chaan teng (Chinese-style cafe) along busy Avenida Horta e Costa or a little indie bookshop in the historic São Lázaro area, local shops also help us remember a street or a neighbourhood, which also deepens our […]

澳門應如何更好地支援日益增長的失智患者及其照顧者 How Macao can better support dementia patients and their caretakers as cases rise

隨著人口迅速老齡化和失智症例逐年增加,澳門必須找到新的方法來支援失智症患者及其陷入困境的家庭。 根據 今年6 月澳門統計暨普查局發布的2022人口普查報告,澳門 65 歲以上的人口在過去十年中翻了一倍以上,佔現時人口的 12.7%, 比同期增加20%;相繼而之, 按照世界衛生組織所發佈報告,人口老齡化往往會導致更多的失智症病例。失智症是表示大腦損傷的症狀的總稱——本質上是指病患的記憶力、思維能力、方向感、語言技能和社交技能退化,阿爾茨海默病則是最常見的失智症類型之一;總括來說,目前沒有治愈這種會殺死腦細胞的神經系統疾病的方法。 根據澳門老年癡呆症協會 (MADA) 引用的 2021 年研究——澳門癡呆症患病率和發病率的人口趨勢分析”指出目前已有 6,000 多名澳門人被診斷出患有失智症並預計這一數字每年將增加 1,000 例。至於全球失智症病患的數字,阿爾茨海默氏病國際組織估計,截至 2020 年,失智症會影響全球超過 5000 萬人,並預測病例數每 20 年翻倍的升幅。 然而,根據 2011 年和 2021 年進行的研究,失智症在中國內地的患病率卻以在短短十年內翻了一倍多。失智症全球惡化量表將該綜合症分為七個階段,患者從第五階段開始,將無法在沒有任何幫助的情況下生活;到第七階段,患者將失去所有的語言能力、行動能力和排尿控制能力。綜觀來說,家庭成員為失智症患者提供絕大多數的家庭護理卻沒有得到相應的支援,故此亦被稱為「隱形第二患者」。 澳門明愛秘書長潘志明在一個採訪中表示,澳門大部分照顧者都低估了照顧患有失智症的長者親屬的壓力,也不知道何時該尋求專業幫助。 澳門大學和扶康會的一項研究發現,近三分之一負責照顧患有精神障礙(包括失智症)的家庭成員都經歷過中度至重度抑鬱症,近一半的人在照顧家人的過程中經歷過中度至重度焦慮症。失智症嚴重影響患者、他們的家庭和社會,這反映出一個重要問題:澳門是否準備好面對人口老齡化的社會轉變? 澳門面對的挑戰 目前全澳只有兩間安老院舍,分別是欣頤居護養院和筷子基綜合安老服務中心,是配備接收失智症患者入住的社福機構,而另外三間的日間護理中心有專門提供認知治療和起居訓練等服務,但據社工局的調查發現遠遠供不應求。目前需要大約兩個月的時間來確認失智症診斷,然後再花幾週時間進行後續家訪,以評估被患者者是否適合入住相應的機構。 但接下來卻是長達數年時間的等待,直至現有住院病人去世後,患者才有機會獲准進入設施,而在此段空窗期,患者必須在家中由家人或合格的家庭傭工照顧。 澳門明愛在 2021 年進行該課題的研究時發現,大部分受訪居家照顧者在照顧失智症患者時都感到壓力和孤獨。 該組織指出,由於社會大眾期望他們承擔大部分的照顧責任,心理崩潰在失智症護理人員中很常見;更重要的是,許多家庭因缺乏醫療保健專業人員的指導而感到無助。雖然已經有一些新的日託中心和住宿院舍即將開業,但澳門土地資源少使得建造任何類型的新設施都成為一項挑戰,將繼續深化供不應求的問題。 關於失智症世望屋有以下建議 在短期內,澳門可以通過實施一些措施來減輕居家護理人員的壓力並改善失智症長者的福祉: 將 MADA 的熱線擴展為全天候服務 MADA 現有的求助熱線在周一至週五由訓練有素的專業人員接聽,但下一步,該服務可以通過實時聊天選項、AI 支持的幫助台和 24/7 幫助的常見問題解答頁面在線擴展。 提供的幫助範圍也可以從目前的服務(包括一般失智症信息、護理技巧和醫療保健新聞)擴展到包括治療選擇、財務和法律資源以及危機諮詢等,為正在掙扎或需要支持的護理成員或患有失智症的病人提供了即時及全面的幫助。 提供暫息護理服務 暫息護理讓居家護理人員可以暫時擺脫照顧家人的束縛,並獲得急需的喘息的機會。 它一般可以透過志願者或付費專業人員到訪患者居住的家中,並照顧他們幾個小時、幾天甚至幾週;在某些情況下,亦可以由臨時護理在日託中心或住養院中進行。 在英國,暫息資金由地方議會、國家醫療服務體系和慈善機構提供。 改善照顧護理培訓課程 訓練有素或經過認證的失智症護理人員可以減輕醫療系統的壓力並提高所提供的護理水平; 在內地,自 2020 年起,專門針對失智患者的護理員培訓已成為職業認證體系的一部分。而澳門最近 亦推出一些針對家庭護理員的培訓,由鏡湖護理學院和澳門明愛分別提供專業及家居護理員的培訓課程,目前兩班各有 43 名和 30 名學額上限,增加學額可讓更多有志投身行業或有家庭需要的受眾受惠。 另外,澳門政府可以考慮將護理人員培訓納入勞工局開展的帶津培訓計劃,增加本地人就業機會。 從中期來看,澳門可以實施“智慧城市”計劃,透過利用各種科技和創新,提高失智症患者的獨立性從而改善他們的生活。例如,澳門政府可以將現病的交通應用程序升級為更適合老年癡呆症的版本,以幫助其無障礙出行:通過更簡單的界面顯示來簡化出行路線(只顯示從 A 點到 B 點的直接路線)將有助於順利出行並減少輕度失智症患者的困惑。 另外,具有實時位置的虛擬地圖、共享跟踪記錄的能力以及 999 自動撥號功能將使失智症患者的旅程更加安全。同時,澳門政府也可以補貼失智症患者家中的安裝智能家居設備,如感應照明、自動關閉的爐灶、水隔離器和跌倒檢測器也會有所幫助,增加患者的居家安全。 從長遠來看,澳門已經開始透過發展粵港澳大灣區(GBA)來幫助解決其土地稀缺問題; 珠海的澳門新街坊的開發便是一個好例子,澳門應將更多為失智症患者提供服務的日託中心和住宿設施納入新城市計劃中,滿足因人口老化而不斷增長的需求;另外,公營和私營機構都可以根據澳門發展醫療健康產業的政策,考慮更多利用大灣區資源的創新醫療模式。 政府可以考慮資助發展仿照荷蘭的 De Hogeweyk失智症友好社區, De Hogeweyk 是一座類似荷蘭村莊的失智症患者療養院,並內設商店、雜貨店、電影院等,所有工作人員均由訓練有素的失智症專家組成。 這個想法是讓患者在遠離公眾的安全空間的情況下過上相對正常的生活,而目前 De Hogewey 方法令患者在該環境中體驗到的高質量生活而廣受讚譽,目前已被多個歐洲國家採用,澳門借鑒國外的案例,發展一個符合國內文化的首個中國失智症村。 With a rapidly ageing population and dementia cases increasing year after year, the city must find new ways to support individuals and their struggling families. The number of people over 65 years old in Macao has more than doubled in the past decade, according to the census report, released in June. This age group now makes up 12.7 per cent of the city’s population, which grew at a comparatively modest 20 per cent over the same period. As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has reported, ageing populations tend to see more cases of dementia.  Dementia is an umbrella term for symptoms that indicate brain impairment – essentially, the deterioration of someone’s memory, thinking ability, sense of direction, language skills, and/or social skills. One of the most common types of dementia, Alzheimer’s disease, for which there’s no known cure, is a progressive neurological disorder that kills brain cells.  More than 6,000 Macao people have already been diagnosed with dementia, according to a 2021 study cited by the Macau Alzheimer’s Disease Association (MADA). The authors of that study – “Population trend analysis of dementia prevalence and incidence in Macau”, published by the Macau Journal of Nursing – expect that number to rise by 1,000 cases each year.  Alzheimer’s Disease International estimates dementia affects over 50 million people worldwide as of 2020 and predicts a doubling of cases every 20 years. Dementia’s prevalence in mainland China, however, has more than doubled in just a decade, according to studies conducted in 2011 and 2021.  The Global Deterioration Scale for dementia breaks the syndrome down into seven stages. From stage five onwards, people can no longer live without some assistance. By stage seven, all verbal ability, mobility and urinary control is lost. Globally, family members provide the vast majority of in-home care for people with dementia – and have been dubbed “invisible second patients”. As Secretary-general of Caritas Macao, Paul Pun, stated in an interview, most caregivers in Macao underestimate the pressure of taking care of elderly relatives with dementia and fail to recognise when to seek professional help. A study by the University of Macau and the Fuhong Society found almost a third of people responsible for looking after a family member with mental disabilities, including dementia, experienced moderate to severe depression, and almost half experienced moderate to severe anxiety in the course of their caretaking.  Dementia profoundly affects those who have it, their families and society, which raises an important question: Is Macao ready to care for its ageing population? Challenges to overcome There are currently only two residential care facilities in Macao – Cheerful Home and Fai Chi Kei Integrated Elderly Service Center that accept people with dementia as live-in patients and three daycare centres offering services like cognitive therapy and “daily […]

開闢邁向智慧澳門的道路:澳門可以從鄰近的「智慧城市」中學習到什麽?

正如澳門的一些鄰近地區所展現,成爲一個「智慧城市」不僅僅只意味著科技進步。 亞太地區的經濟體(日本除外)在2019年至2023年期間將貢獻全球智慧城市舉措支出的三分之一,其中中國佔該地區大部分的相關技術投資。 隨著這麼多鄰近地區展示智慧城市規劃的成功案例,澳門在自身發展方面有很多經驗可以從中借鑑。我們探討成為智慧城市的定義,以及澳門應該採取哪些措施來實現其智慧城市發展目標。 什麽是智慧城市? 目前,對於什麼因素構成「智慧 」城市,社會仍沒有明確的定義,但有一點是肯定的——它不僅僅是關乎科技進步。雖然「智慧城市」是一個不斷演變的概念,但這個術語主要是指利用數字創新改善市民福祉的舉措。 世界各地最佳的實踐表明,這是由政府智慧管治、數位素養(digital literacy)的提升、多方利益相關方的夥伴關係、對前瞻性措施的投資以及社會對善用數據的需求增加所驅動的。 正如聯合國開發計劃署旗下的科技中心(United Nations Global Centre for Technology, Innovation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所指出,智慧城市是具包容性、可持續性和適應性的。 這意味著這些城市必須為市民提供平等和安全的公共服務,同時實現可持續的經濟、社會和環境發展。 智慧城市還應該具有抵禦氣候變化和大流行病等全球挑戰的能力。為了實現這些目標,不同的利益相關者(如民眾以及公共、私營和非牟利部門)需要善用數據。善用數據的數字化社會是由以下三個關鍵因素構成: 價值:數據的使用和再利用是否能提供價值?例如,克羅地亞將其人口普查數據與行政和住戶調查數據相結合,創建了詳細的貧困地圖,使當地政府能夠更好地分配扶貧資金。 信任:在政府和企業的支持下,社會裏是否有一個充滿信任的環境來保障用戶的權利和利益?例如,網絡安全和數據隱私為用戶加强網絡防衛,並創造信任的氛圍。 公平:每個人和所有利益相關者都能從數據中得益嗎?還是較貧困或農村地區較少有機會接觸和獲取數字服務?對新科技的投資是否只優先考慮某些利益相關者(如大型企業和政府),而忽視了如非牟利組織等的其他利益相關者?所有公民都應能夠獲取數據並從中受益,包括少數群體和居住在服務不足地區的群體。 澳門有多「智慧化」? 從其2016-2020年和2021-2025年期間的五年規劃到最近的《施政報告》,澳門特區政府已把時間、資源和精力傾注到面向未來的舉措中。 在2018年發佈的《澳門智慧城市發展策略及重點領域建設》諮詢文本中,特區政府提出智慧城市發展需要圍繞兩個根本原則——分別是以人為本的方法和基於聯合國17個可持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促進城市的可持續發展。 在區域層面,《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為建設以「廣州–深圳–香港–澳門」科技創新走廊為主軸的國際科技創新中心提供了藍圖。 在2021年發佈的《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總體方案》也指出,將加大對科技創新走廊中的高端製造業和科研的支持。 因爲這些自上而下的努力,澳門正經歷著數字基建的轉型。從提供電子政務服務的 「澳門公共服務一戶通」(簡稱「一戶通」)到為市民和遊客提供一站式資訊服務的「袋中澳」手機應用程式,市民現在可以使用越來越多便民的移動應用程式。 澳門居民也從本地與阿里巴巴(Alibaba Group)和商湯科技(SenseTime)等創新者蓬勃發展的夥伴關係中獲益良多。例如,阿里巴巴同意在人工智能(AI)和大數據驅動的數字化措施方面進行合作,以解決社會常見的民生問題,其中一個例子便是這家科技巨頭已經與交通事務局合作,開發了一項交通事故智慧感知服務。 另外,該公司還與特區政府旅遊局合作,創建了一個「旅遊資訊交換平台」,收集和分享旅客的喜好、行為、熱門地標的實時人流和交通狀況的數據。這些數據同時改善遊客的旅行體驗,並幫助政府制定更明智的旅遊發展計劃。 然而,在日常生活中,這些舉措仍然與市民的需要脫節。儘管我們的生活逐漸得到改善,但澳門的智慧城市發展措施在其覆蓋範圍和影響方面仍然有限。因為本地缺乏有效的領導和執行能力,許多智慧城市相關舉措也被延遲了,變成無法實現的想法。 為了在智慧城市發展中邁向下一步,澳門政府需要制定明確的評估標準和執行計劃,促進除公眾諮詢之外基層市民有意義的參與,並確保其智慧城市舉措真正惠及城市中的每個人。 施政透明度和時間表是關鍵 在某些方面,政府的政策和法規正在沿著智慧城市發展方向取得進展。例如,2019年正式生效的《澳門網絡安全法》有助於加強關鍵基礎設施營運者(例如公共部門、銀行、公用事業機構和互聯網服務提供商)的網絡、數據和運營,而2020年正式生效的第2/2020號《電子政務》法律則把一些需要大量文件處理的流程轉移到網上進行。 但澳門政府仍然缺乏落實其更為廣泛的計劃所需的評估和實施程序。例如,上述在2018年發佈的《澳門智慧城市發展策略及重點領域建設》諮詢文本並沒有為許多其所提議的目標提供明確的時間表。更重要的是,該文本的最終版本在提交給政府後,至今還沒有呈現在公眾面前。 政府與阿里巴巴在2016年簽署為期四年的《構建智慧城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下稱《協議》)也欠缺第二階段合作(由2019年7月至2021年6月)的具體時間表。在這兩年内,這家領先的雲計算公司計劃開展與環境保護、海關通關和本地經濟預測模型有關的項目。 然而,由於新冠肺炎疫情的原因,許多第二階段的項目遭受延誤。同樣地,公眾不但無法得知《協議》下所有項目的最終評估,也無法參閲評估這些項目投資的《協議》,更不用說項目的執行和影響。 澳門政府在2019年推出了「特區政府數據開放平台」,該平台目前提供來自34個部門或實體的534個數據集。然而,這些數據大多是不頻繁更新的統計數據以及一些社會數據(例如人口普查數據和住房價格),但並沒有提供很多可以支持或記錄智慧城市舉措的資料。 當居民無法評估政府的表現時,讓官員和他們的合作夥伴承擔責任便變成是不可能的事情。同時,要政府改善他們的服務和程序也成爲一種挑戰。 來自亞太地區的最佳案例為澳門提供了寶貴的學習機會。以新加坡的榜鵝數碼園區(Punggol Digital District)的開放數字平台(Open Digital Platform)為例,當這個開放數字平台在2023年啟動時,這個安全的平台將提供從數碼園區的傳感器和系統網絡中收集的實時數據,讓企業和學生能夠為不同的智慧城市措施進行模擬。 隨著新加坡的加速發展,澳門的行政程序需要變得更加精簡,以有效地領導智慧城市發展措施。由前行政長官崔世安在就任期間(任期於2019年結束)擔任主席的「智慧城市發展專責小組」有來自不同政府部門的代表參與組成。 政府成立這個專責小組的目的是為協調在五年規劃中所提出的智慧城市發展措施(如與阿里巴巴的合作)的行動。但自從現任行政長官賀一誠上任以來,該專責小組除了對2018年的《澳門智慧城市發展策略及重點領域建設》諮詢文本提供諮詢意見外,就再也沒有公開的活動。 如果沒有一個有效的方法來管理其智慧城市的舉措,澳門會在數字化轉型(digital transformation)方面落後於其他地區。 例如,訂明向電信運營商發放匯流牌照的《電信法》在2019年已完成公開諮詢工作,但它將在2023年下半年才生效——這意味著匯流牌照在預計發放第一批5G牌照的一年後才會推行。匯流牌照意指電信運營商只需要申請一個單一的牌照來運行多種服務,例如固定電話服務和流動電話服務。如果沒有法律訂明基本規則,主要的電信運營商有可能會壟斷5G服務,因而提高價格和降低服務效率。 在這種情況下,南韓的智慧城市法律改革為澳門提供了一個發展藍圖。2019年,該國將其 「U-City Act」修訂為「Smart City Creation and Industrial Promotion Act」(簡稱「智慧城市法」),創建了一個更廣泛的法律框架,以授權多方利益相關者合作,並將智慧城市概念擴大到改善地下基礎設施以外的的範圍。 南韓最近再一度修訂的「智慧城市法」也旨在支持使用新科技的創新產業(例如無人駕駛汽車和智慧電網)以及提供私人企業機會提出創意想法的私人提案制度(private proposal system)。 提高數位素養和多方參與 一個智慧城市的成功最終取決於其公民對它的看法,因此他們的參與是至關重要的。但為了社會各界能有意義地參與智慧城市發展,社會必須提高市民的數位素養。 近年來,澳門在提高數位素養方面做出了值得讚揚的努力,尤其是針對本地年輕人的能力培養。例如,資訊與通訊科技(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競賽將學生的想法變成了現實,而在區域科技巨頭的實習機會則增強了年輕人的數位技能。 然而,在提高各群體的數位素養方面,社會還需要下很多功夫。 《澳門居民互聯網使用趨勢報告2020》顯示,24%的受訪用戶表示他們曾遭受個人網絡隱私侵害,而33%的使用者表示他們在意識到自己的錯誤之前曾轉發過假新聞。 在加强智慧城市解決方案和建立市民對科技使用的信任方面,相對較低的數位素養會構成一個嚴重的障礙。澳門政府和教育機構將需要在數位素養方面投入資源,尤其是支持弱勢群體和老年市民。 那麼,澳門可以怎樣提高數位素養?讓我們考慮一下泰國孔敬市在2018年「IDC亞太區智慧城市大獎(SCAPA)」中獲得了一等獎的智慧醫療模式。當地政府對泰國東北部城市的醫療系統進行了全面改革,通過智慧救護車的運行、數位化的健康資訊交換平台以及智慧手錶的遠距監測來加強服務。為了確保老年人和弱勢群體能夠從該醫療系統中受益,當局舉辦了培訓課程,教導他們如何利用智慧手錶和線上平台。 包容性的城市服務 目前,澳門的智慧城市合作主要圍繞著企業、政府和學術研究機構之間的合作。但是,要確保市民和民間社會組織(civil society organisations)也積極參與智慧城市舉措的發展,本地社會還需要做出更大的努力。 聯合國大學澳門研究所(United Nations University Institute in Macau)最近發表的一份報告指出,近70%澳門的受訪民間社會組織依靠數字技術(digital technology)提供服務,尤其是向服務不足的人民提供服務。然而,只有不到10%的民間社會組織採取了涵蓋網路安全威脅的安全評估。更值得注意的是,這些中心通常配備服務了約十年的系統和硬件配套,因而更容易受到網路安全風險和電腦當機的影響。 由於服務不足的社群往往依賴澳門的非牟利組織和非政府組織提供基本服務,因此社會必須增加對本地民間社會組織的投資,以加强其工作人員和志願者的數位技能,並使他們能夠在安全的網路上獲得智慧城市措施的服務。 智慧城市不僅僅是提供先進的科技。智慧城市最終需要通過善用數據為所有人提供可持續的經濟、社會和環境發展,把公民的福祉放在首位。我們需要開始跨越各社會界別進行合作,以創造一個價值、信任和公平驅動的體系,使智慧城市的舉措能夠蓬勃發展並惠及所有澳門市民。 袁斯陶 – 21/04/2022 (文章選自Macao News平台, 連結: https://macaonews.org/deepdives/heres-what-macao-can-learn-from-neighbouring-smart-cities-to-forge-a-path-forward/?fbclid=IwAR3t-oHaoSSmXqCT4oxPEbZA8NzPEtd83b4xQ1Cn-g426iuFbcajhtr_rpU) Here’s what Macao can learn from neighbouring ‘smart cities’ to forge a path forward As some of Macao’s neighbours show, becoming a ‘smart city’ means more than just improving technology. Economies in the Asia-Pacific region – excluding Japan – will collectively contribute up to one-third of global spending on smart city initiatives between 2019 and 2023, with China accounting for the majority of the region’s investment in related technologies. With so many neighbours demonstrating successful examples of smart city planning, Macao has plenty of lessons to draw on for its own development. We explore what it means to be a smart city, and what steps Macao should take to achieve its goals. What is a smart city?  At the moment, there is no clear definition of what makes a city ‘smart’, but one thing is certain: it is not just about technological advancement. Although the term is an evolving concept, ‘smart city’ mostly refers to initiatives that harness digital innovations for the wellbeing of its citizens. Best practices worldwide show that this is driven by smart governance, enhanced digital literacy, multi-stakeholder partnerships, investment in forward-looking measures and societal demand for harnessing data in beneficial ways. As the United Nations Global Centre for Technology, Innovation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notes, smart cities are inclusive, sustainable and adaptable. This means that they must provide citizens with equal and secure access to public services, while simultaneously achieving sustainable economic, social and environmental development. Smart cities should also be resilient against global challenges like climate change and pandemics. To achieve this, different stakeholders (such as civilians, and the public, private and non-profit sectors) need to put data to good use. It boils down to three key elements: Value: Does the use and reuse of data provide value? For example, Croatia combined its population census data with administrative and household survey data to create detailed maps of poverty, allowing the government to better allocate anti-poverty funds. Trust: Is there a trust-filled environment, bolstered by both governments and businesses, that safeguards user rights and interests? For example, cybersecurity and data privacy provide enhanced protection and create an atmosphere of trust. Equity: Do all individuals and stakeholders benefit from the data? Or are poorer or rural regions less likely to have access to and receive digital services? Are investments in new technology only prioritising certain stakeholders (such as large businesses and the government) while neglecting other stakeholders like non-profit organisations? All citizens, including minority groups and underserved communities, should be able to access and benefit from the data. How ‘smart’ is Macao? From its Five-Year Development Plans (2016-2020 and 2021-2025) to recent policy addresses, the government has poured […]

Climate Change 101: Better understand the environmental crisis with these essential terms

What’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global warming and climate change? Net zero versus carbon neutrality? Macao advocacy group, Genervision House, unpacks commonly misused environmental terms. Photo by Matt Palmer Climate change is a global phenomenon that affects us all. Yet the terminology and discourse can be confusing if you’re not part of the scientific community and unfamiliar with the lingo. For everyday people who want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se important issues, we’ve created a brief introduction to a few key climate change terms. Climate When discussing climate change, first, we should know what “climate” means. Climate refers to the long-term (30 years or more) patterns of weather in a given area. What determines climate? The average temperature, amount of rainfall, snow, and several other aspects of the weather all contribute to an area’s climate. For example, Macao has a subtropical oceanic monsoon climate that sees high temperatures and heavy rainfall. Climate Change vs Global Warming These two terms are often used interchangeably, but they are not the same thing. Global warming refers to the prolonged increase in the average temperature caused by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According to the latest science, the Earth has warmed by 1.1°C since the pre-industrial period (1850-1990). Meanwhile, climate change describes shifts in existing weather patterns due to global warming. What’s more, the effects of climate change are not limited to warmer weather. Climate change will make extreme weather events (such as droughts, heatwaves and storms) more intense and frequent in some regions. For example, the continued warming of the North Pole and the loss of sea ice may have led to the rare, intense winter storm that hit Texas, a US state that lies in the subtropical zone, in 2021.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vs Carbon Emissions You’ve probably heard of carbon emissions – they’re the most commonly known source of global warming. In this context, “carbon” refers to carbon dioxide (CO2), a major greenhouse gas emitted by human activities. In addition to CO2, other major greenhouse gases (GHGs) include Methane (CH4) and Nitrous Oxide (N2O). Some level of GHG in the atmosphere is necessary: these warming gases insulate the Earth by trapping heat, which makes the planet suitable for life. But as is often the case, too much of a good thing becomes a bad thing. And right now, the amount of GHGs human activities are emitting tips the planet’s natural balance and destabilises the climate. Natural Climate Change vs Anthropogenic Climate Change  Much debate has focused on the cause of climate change. Some say climate change is a natural process, because the Earth has had ice ages and extremely hot periods throughout its history. Indeed, some natural processes – such as small changes in the Earth’s orbit, volcanic eruptions, and changes in energy coming from the sun – have influenced climate change. However, the impact of these natural occurrences is relatively small when compared to that of anthropogenic – meaning, human – activities. Human activities, including the burning of fossil fuels and deforestation, emit GHGs at a scale and speed that was unprecedented before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when humans began burning coal). This is well-documented in the latest 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Assessment Report, which […]

隨著氣候變化的影響在亞洲成形,風暴、洪水和死亡人數不斷上升

我們看到氣候變化並非巧合。自然災害不僅會奪去生命,而且會破壞棲息地,增加未來瘟疫的風險。 Photo by Sk Hasan Ali 2021年12月20日,超強颱風「雷伊」從南海上空呼嘯而過,澳門政府為止發出了1號熱帶氣旋信號。這是有記錄以來澳門第二次在年尾發出熱帶氣旋信號。上一次是在46年前,當時超級颱風「艾瑪」以每小時230公里的風速吹襲日本和韓國,然後轉向香港和澳門。 去年12月,颱風「雷伊」在登陸澳門前風勢已逐漸減弱。在登陸澳門前,它卻在菲律賓肆虐,造成400多人死亡,1000多人受傷,以及至少7.94億美元(約63億葡幣)的損失。菲律賓每年經歷幾次颱風是正常的現象,但大多數都發生在6月至9月的颱風季節。此外,該國歷史上很少有颱風像這樣在短時間內迅速增強,居民幾乎沒有時間準備或撤離。 12月罕見的颱風只是2021年裡眾多嚴重的氣候「里程碑」之一。 去年5月份,地球大氣中二氧化碳的濃度達到了一個危險的新高峰,而7月則成為有記錄以來最熱的一個月。 單是澳門就在去年打破了八項極端天氣紀錄。例如,自1952年以來,最長酷熱日數(日最高氣溫超過33°C或以上)和單日降雨量最多的記錄。 這並非巧合: 研究發現 ,氣候變化增加了極端天氣的頻率和嚴重程度。海面溫度的上升會提供更多能量,形成更強、更大的颱風 和更強的降雨,而海平面上升亦增加風暴潮的可能性。 就熱帶颱風而言,研究顯示,自1979年以來,「強烈熱帶風暴」(相當於澳門8-10號熱帶氣旋信號)佔整體的比例每十年增加5%。 科學家警告,如果全球變暖超過攝氏2度,熱帶颱風的威力可能會進一步加劇5%,而相關的降雨量則會增加14%。 從1952年到2020年,澳門的溫度平均每十年上升攝氏0.09度。與此同時,1968年發出的七次十號颱風中,有三次是在過去五年內發出的。 氣候變化不僅改變了我們的天氣常態,還嚴重影響經濟、公共衛生、糧食安全、傳染病和生活居所。如果在未來的幾年裡不作出改變,我們可以預料以下的情況: 經濟損失 根據基督教援助組織(Christian Aid)的一項研究,2021年全球十大損失最慘重的天氣災害的損失總計超過約1萬億葡幣(1247億美元)。此外,世界氣象組織的數據顯示,1970年至2019年期間,全球近一半的災害都是與環境相關,造成200多萬人死亡,約29萬億葡幣(3.6萬億美元)的損失。 在超強颱風「天鴿」(Hato)過後,澳門共遭受的經濟損失達125.7億葡幣(合16億美元)。而這只是一個城市的一場自然災害—如果氣候變化不受控制,科學家和經濟學家預計,到2050年,全球經濟產出將暴跌約22.9萬億美元(184萬億葡幣)。 增加傳染病風險 隨著海面和海洋溫度的上升,傳染病爆發的風險也在上升。全球變暖導致許多物種為了尋找食物、棲息地或更適宜的溫度而遷徙,這意味著以前從未接觸過的物種現在有機會交集並轉移病原體。 同樣,森林砍伐和對動物棲息地的侵犯也會導致病毒和細菌從野生動物傳播給人類。例如,世界衛生組織警告說,隨著氣候變化的繼續,生活在尼泊爾等高海拔地區的人將面臨更大的瘧疾風險。 瘧疾是一種病媒傳播疾病,在更高的溫度和更長時間、為攜帶瘧疾寄生蟲的蚊子提供理想的滋生地,使它傳播得更快。這問題將不僅僅影響喜馬拉雅地區:科學家估計,到2030年,全球範圍內,氣候變化將導致5%的瘧疾病例(或2100萬病例)。 糧食安全危機 疾病傳播風險的增加也將影響植物。隨著地球變暖,農作物越來越容易受到害蟲和病原體的攻擊。隨著時間的推移,生產足夠的糧食來養活世界快速增長的人口將變得更加困難。 除了氣溫升高外,降雨變化和極端天氣事件也對糧食生產、質量和分配構成風險,威脅到我們獲得糧食的機會。在疫情的背景下,全球各地的極端天氣事件導致2021年全球糧食價格創下10年高點。與此同時,在中國,由於嚴重的洪澇災害,2021年的新鮮蔬菜價格同比上漲30%。 不宜居的城市 在過去的一個世紀里,全球平均海平面上升了20釐米。這聽起來可能不多,但卻會帶來災難性的後果。海平面上升會導致海岸侵蝕,污染土壤,破壞動物棲息地,破壞城市基礎設施。如果繼續下去,海平面上升可能會使許多沿海地區變得不適合人類居住。 超級颱風「拉伊」表現了海平面上升的破壞性。這場致命的風暴摧毀了150萬所房屋,使14萬4千人流離失所。如果人類繼續以目前的速度排放溫室氣體,到2100年,全球平均海平面可能會上升0.6-1.0米。科學家更預計澳門附近的海平面將在本世紀中葉上升0.5米。 這是一個難以忽視的事實 – 我們生活的每一方面都離不開氣候變化,從健康到經濟,從食物到家庭。當氣候發生變化時,我們的生活也會發生變化。 所以我們必須恢復氣候系統的平衡。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科學家一直在對公眾進行關於氣候變化及其潛在影響的教育,同時建立國際框架和協議,以推動集體行動。 然而,我們還沒有取得足夠的進展。在2015年世界各國通過了《巴黎協定》,同意將全球變暖控制在與工業化前水平相比的1.5°C以內。然而六年後,數據顯示平均氣溫將在本世紀末上升2.7°C。 好消息是,每個人都可以發揮作用,幫助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無論你的年齡或工作,你都可以為氣候變化和我們的家園採取行動。以下是一些你可以採取的行動: 1. 綠色生活。從攜帶可重用的水瓶到進行素食飲食,有很多方法可以讓你的生活方式更環保、低碳。關鍵是要養成可以長期持續的習慣。 2. 討論氣候變化。大多數人都聽說過氣候變化,但令人驚訝的是,很少有人會覺得它是由人類引起的。而我們可以改變這一點。研究表明,當消息來自社交圈內的人時,人們更容易接受氣候變化的事實。因此,與朋友和家人討論氣候變化並鼓勵他們瞭解更多是一個很好的開始! 3. 為地球做義工。參加本地的淨灘活動、在回收站幫忙、支持本地的環保組織等,並邀請其他人參與。當更多的人參與環保活動時,環保運動就會發展得更快,並得到更多的支持—無論是來自私人企業還是公共部門。 伍靖楓 – 09/02/2022 (文章選自Macao News平台, 連結: https://macaonews.org/living/storms-floods-and-deaths-on-the-rise-as-climate-fallout-takes-shape-in-as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