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ataforma平台文章

別讓海洋成為威脅

六月首日,澳門錄得有史以來最高日總雨量。數十年一遇的異常氣象,在氣候劇變情況下,恐怕會越演越頻繁。

在2020年發佈的《中國氣候變化藍皮書》中指出,過去約70年間,中國年均氣溫上升速度已超出全球平均值。而氣溫上升亦帶動一連串的氣象影響,包括降雨和颱風。而同時期,中國年均降雨日數越趨減少,但暴雨次數卻反增,在中國登陸的颱風平均強度亦越來越強,比如澳門這四年間(2017~2020)就懸掛了三次十號風球。

這一切氣象的變動,都與海洋息息相關。

海洋佔地球面積約七成,是調節地球氣候的功臣。因人為溫室氣體排放而攫住的熱量有九成都由海洋接收了;除了吸熱,海洋還會吸碳,約三成的人為碳排放都被海洋吸收。不過,海洋的調節功能也是有限度的。

當海洋表面升溫,氣體就更難溶於海中。所以,海水越溫暖,吸碳能力便越低,海水中的氧氣亦會越來越少,繼而令海洋缺氧、海水變酸,缺少海洋的幫助,無疑會加劇溫室效應,猶如一個惡性循環,於是颱風會變得更強、破壞性更大;降雨亦會因海面溫度升高而變得強烈,並且越趨集中在如澳門等赤道附近的地區,這原不僅是在破壞海洋生態,亦是對人類自身的威脅!

海洋是生命的基礎,是提供人類發展的基礎。但在過去一個世紀,人類大量開採自然資源、肆意改變環境,長年累月下導致溫室氣體過量,生態系統失衡,牽一髮而動全身,啟動氣候變遷後更會接連發生各種人類亦無法抵擋的自然災害。

氣候變遷是科學的事實,在危機逼近下,近年各國政府以及企業都紛紛表示要減低碳排放,將能源轉型,建造一個無碳未來。如中國早前出台的「十四五」規劃中就提及要增加非化石能源使用及提高可再生能源發電量,以實現其2060年前達碳中和的目標。這是一個很好的覺悟,要發展長久的未來,「一切正常」(Business as Usual)的模式必須改變。

不過一味將重心放在減碳上而忽略最根本的需求問題亦會衍生同樣的結果。

隨着科技發展和人口增長,能源的需求亦越高—全球的能源需求按年增長一至兩成。可再生能源的發展依賴稀有金屬作為原料,但它的掘起同時令陸地上金屬儲量越來越少。就在此時,人類發現深海中蘊藏稀有金屬資源的多金屬結核和海底熱泉,許多國家和企業聞訊後,紛紛以滿足資源需求為由,希望將深海採礦合理化。

看似美好的主意,卻會嚴重威脅海洋生態系統,更有可能因擾亂海床的沉積物而釋放更多溫室氣體。

事實上,即使深海有再多資源,總有一天會因人類需求繼續增長而枯萎,就如海洋的吸熱和吸碳的能力一樣。

筆者認為,如何能持續發展始終取決於人類的消費行為。確實有研究表示,通過加強循環經濟模式和研發對礦物依賴度較低的科技等可以達到完全可再生的能源系統,並不需要在深海大興土木。

與其繼續加劇氣候變化的惡性循環,倒不如打破對經濟無限增長的迷戀,停止消耗自然資源的消費模式,把自己和大自然從這個永無止境的循環中解脫出來。

伍靖楓 – 05/07/2021

(文章選自Plataforma平台, 連結:https://www.plataformamedia.com/zh-hant/2021/07/05/別讓海洋成為威脅/